奥义思网站建设-www.aooly.com
奥义思坚信质量高于产量
我们的团队自成立以来,秉承着质量是衡量价值最重要标准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数字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瑕疵而一蹴而就,体现的不仅是我们对品质的苛求,也是对客户以及产品负责的态度。
马上联系我们,让天才的设计师帮您实现这一切。

    亚马逊的转型:云计算模式还能暂时领跑多久

      通过推出AWS成功奠定全球范围内的公有云计算主导者地位,是亚马逊帝国面对未来赢下的最大先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IT和电信巨头甚至各国政府在云计算领域加大关注和投入,“亚马逊模式”还能领跑多久?而将这种模式Copy to China的中国电信在大肆投建数据中心的同时,是否应该有更多反思?

      4月28日,亚马逊的投资者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由于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和利润率均远超分析师预期,打消了华尔街的疑虑,亚马逊股价周五大涨16%,创下2009年10月以来的单日最高涨幅,而对亚马逊自身来说,这意味着公司市值一天内增长了近100亿美元。如今亚马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网站,它是一个集成了购物、生活、影音、娱乐等服务的联合体,可以满足人们的大部分消费需求。但亚马逊不仅仅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随着云计算服务AWS的备受好评,这家电商巨头俨然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

      早在一年前就有多家机构预计AWS云服务业务将在2012年成为亚马逊又一项10亿美元的业务,不过亚马逊对此三缄其口,其财报中从未披露AWS的营收情况,人们不清楚作为先行者和领跑者的亚马逊究竟获益几何——这将是回应云质疑的最好武器之一。对此摩根斯坦利本月初发布的报告对亚马逊的成本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报告估测AWS服务在2011年为亚马逊带来19亿美元营收,纯利润约为1.08亿美元(约9%),这个数字比之前10亿美元营收预期要高出一倍。

      DeepField网络研究中心最近研究发现,亚马逊云计算已经悄然发展成为互联网中的巨人,并掌控了北美1%的互联网流量,并已经是全球第四大CDN,数以百万计的云计算用户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每天使用亚马逊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访问网站。现在来看,通过推出AWS成功奠定全球范围内的公有云计算主导者地位,是“亚马逊帝国”面对未来赢下的最大先机。但问题是云计算发展仍处于的初级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IT和电信巨头甚至各国政府在云计算领域加大关注和投入,亚马逊还能“领跑”多久?

      亚马逊的转型

      我们知道,“云计算”这个概念是先有其实,后有其名的。在云计算概念提出之前,一些互联网巨头已在公司内部实质上地部署了云计算系统。而2006年底云计算概念的正式提出,不过是由于谷歌 (微博) 定义的这个词能够比较形象地概括这套系统对外服务的特点,才得到广泛的认可,各自引用来“包装”自己的产品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亚马逊的确是云计算的先行者。

      2006年,亚马逊首度推出简单云计算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S3)。与出租冗余的仓储物流能力向商家提供物流服务一样,云计算的初衷是将亚马逊闲置的IT设备和运算能力变现——由于电子商务用户流量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全球,且时间上也不具有稳定性,所以其IT架构必须按照其销售峰值建立,以保证购物高峰的客户体验,然而大部分时间里都会出现部分资源的空闲,于是亚马逊将技术上的优势和运营网站的经验打包出售给其他商家。通过不断的完善服务,它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CTO Werner Vogels称,现在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公司使用AWS来运营它们的业务,按照亚马逊的说法,“它们坐落于190个国家,这也就是它们所有在地球上的分布”,亚马逊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云计算领跑者。

      从现在来看,我们知道这是亚马逊又一项伟大业务的开端,是它赢在未来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当年,云计算还是完全新鲜的事物,毕竟AWS服务的推出甚至要比谷歌在2006年底提出这个概念还要早。所以当年云计算业务宣布赔钱时,亚马逊收到了华尔街的“惩罚”。然而亚马逊的CEO杰夫·贝索斯从来都是一个“长期价值理论者”,他多次向投资者呼吁不要在意公司几个季度的得失。“我们不排斥被误解,然后低头专注做认准的事、坚持我们的理念。我们认为,一切从客户出发是对的。”这样的理念略带偏执,但如果把握好方向很有可能带来创造性的价值——像他始终顶住质疑、大举投入的IT技术产业,现在已是亚马逊最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他看来,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是种下的一粒希望的种子,且一定会长成一棵巨树,所以经得起等待。

      此前在云计算概念还没有如此遍地开花的时候,一个关于云计算和电网的比喻曾被广泛的用于概念普及:100年前许多工厂还需要自己建立发电站才能用到电,当专门的电网成立之后,工厂可以按需购电,专心主营业务。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扮演了云计算诞生的前五年里互联网时代的电力公司角色的,只有亚马逊——或者说,这是亚马逊面向科技未来的一种转型。

      是的,亚马逊已经掀起了转型序幕,贝索斯正试图将亚马逊从一家大型网络零售商转型为科技服务提供商。用“华尔街语言”来说,亚马逊正在向利润更高的服务领域拓展业务,正从托管网站变成联系买卖双方的在线市场,因此未来利润率将会大幅上升。美国市场分析机构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卡洛斯·吉尔纳分析认为:“这些服务在亚马逊整体业务的作用中会日趋重要,并将成为推动其未来盈利能力的力量。”

      这种“亚马逊模式”是基于自身资源的再次利用基础上衍生出的服务,故而也受到了国内包括诸多传统IDC们广泛支持,这其中包括最具实力且走在前列的中国电信

      暂时性领跑

      亚马逊已经在公共云领域比较稳固地建立了自己的优势。自2006年推出以来,AWS一直保持高速的产品研发节奏,其中按虚拟机付费的弹性计算云(EC2) 已经成为云计算的旗舰产品。与此对应的是AWS惊人的指数型发展速度。亚马逊的数据显示,2011年亚马逊云服务S3的对象量翻了3番,增加了5000亿对象,相当于每个季度增加1250亿对象。据美国调查公司451Group的报告,AWS已经占据了美国59%的基础设施及服务(IaaS)市场份额,领先优势相当明显。除了自身资源属性的相近性,这种领先也正是亚马逊模式在中国被最广泛解读和复制的原因。

      实际上,比平台本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创业生态系统的基石。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携手爆发,是近年来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重大机遇,大量创业公司得以迅速兴起。从美国看,硅谷、纽约、波士顿等各地到处一派繁荣景象,颇有20世纪90年底第一次互联网浪潮爆发时的景象。而从目前来看,亚马逊的AWS云服务(尤其是弹性云EC2托管服务和S3存储服务),很大程度上占据着这个“创业孵化池”的角色。按照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说法,创业公司“为了让灯亮起来就要在IT上花费80%的时间和成本”的时代结束了,AWS使这些小公司可以专注于开发应用、满足用户需求。

      不过,亚马逊必须开始担心业内十分关注的云安全问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AWS服务遭遇了三次大规模宕机事件:去年四月份当时整个美国东海岸数天无法正常使用服务;八月,欧洲的数个可用性区域遭受断电威胁,同时位于爱尔兰都柏灵的亚马逊数据中心宣告备份生成工具未能正常生效;今年一月,亚马逊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Zappos成为又一位安全事故的受害者——大量信用卡信息可能发生泄露。除了企业的口碑及信誉大受损害,这次事故也引发了一系列纠纷及诉讼。

      另一方面,IaaS市场的绝对优势并不能确保亚马逊长久的领先地位,毕竟一站式的服务对用户永远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且在IT服务领域IaaS仍是公认利润不高的领域(虽然比Amazon的老本行还是要高一些),PaaS和SaaS才是资本和利润的肥沃之地,而亚马逊想要进军这两各领域可谓困难重重。从这方面看,虽然AWS云平台无论在执行能力还是在前瞻性上,都在IaaS提供商中处于领先地位,亚马逊仍需做出更多变化。一个好消息是,它现在已经并不限于Infrastructure这一层,它也在向PaaS扩张,加入很多管理和监控服务。

      看到这一点的远不止亚马逊。事实上,在PaaS这片可以看到的广阔市场,已经云集了几乎所有的IT和网络巨头的身影。谷歌、微软、VMware、IBM、红帽软件、甲骨文以及Saleforce、Rackstack等等,都在PaaS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发布了一个又一个云计算平台级产品。相比起来亚马逊作为最大的云计算玩家,在PaaS的脚步有点迟,从去年年初起,我们陆续看到了AWS的开发和应用容器Beanstalk,接着是运行于云端的NoSQL数据库DynamoDB。今年2月,亚马逊又宣布了简单工作流服务(SWF),它可用作安排业务流程工作流中的分布式及容错任务。

      此外,亚马逊的AWS近年也在开拓面向企业云服务的产品,IBM、微软、Oracle、SAP的全线商业产品和各开源产品的都可部署在AWS云服务上。上个月,亚马逊又推出应用商店AWS Marketplace,由亚马逊负责统一计费,更加方便用户,从反馈来看,这一举措得到了包括IBM、微软等多家IT巨头的支持。

      业内有种说法:PaaS模式是云计算的未来。亚马逊天然缺乏SaaS的能力(或许可以尝试将AWS更好地为主业服务?国内阿里云所提出的“贯石塔”项目可能有些借鉴意义,毕竟B2C做到一定程度,线上商家的IT运维成本也在持续),IaaS市场的领先不足以保证其在云计算领域的地位,那么空间更广阔且目前成熟度较低的PaaS自然成为其必争之地,只是现在来看并不乐观。从这个角度看,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的领跑,只是暂时的。

      “亚马逊模式”的未来

      与中国电信的反思

      云计算发展到哪个阶段将决定亚马逊还能在领跑位置停留多久。当然亚马逊不会承认这一点,贝索斯正在做出各种努力,让AWS更具影响力。不过随着云计算越来越被无数科技巨头、甚至各国政府关注,亚马逊很难保持这种领先地位——不是质疑亚马逊的实力或者贝索斯的魄力,实在是在这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中,亚马逊模式很难赢在未来。

      首先,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云计算升级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单纯靠IT企业主导的云计算生态很可能再次发生剧烈变化,当行政化力量出来搅局,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微软、谷歌、IBM都站在一个起跑线,而具有一定背景的电信运营商们很可能主导这种情况下的云计算标准——行政力量强于市场力量,这并非不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关乎国家竞争和国家安全的领域,云计算很有可能且正在成为这样的领域。

      从中美两国市场来看,电信运营商都有向IT企业靠拢的趋势,纷纷抢滩云计算标准和市场。以中国电信为例,它的云计算策略是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采取它所希望的合作共赢的方式打造以运营商主导的云计算平台,期冀开发者和用户聚集于此,最终目的是促进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电信的战略转型。当然在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IT化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云计算浪潮的爆发可能会产生巨大推进作用,这才是中国电信等中国企业最该关注的机会——尽管这种机会很可能是建立在更多人的无奈之上。

      事实上,美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发布、行政任命和服务订购来介入云计算标准。不过,它在乎的是不要错过国家转型的一种可能性,对于云计算的技术方向、业务创新、标准制定等专业内容,联邦政府也没有插手,而是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策,这一点与国内由许多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形形色色的“云基地”截然不同。

      其次,“亚马逊模式”的云计算策略有其先天劣势,靠“出租IT资源”的云计算经营模式,更像是封建社会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由于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这种模式在早期的优势明显,但很容易被更先进的模式打败。从这一点看,中国电信以及诸多开始涉足云计算模式的IDC大举向“亚马逊模式”学习,认为只要将传统的服务器租赁和托管项目重新打包完成“云转化”,就能吃下云计算领域的大蛋糕,这种典型的“Copy to China”做法是值得深思的。或许在占领市场之后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的中国电信能走出更广阔的路?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云计算领域的诸多标准仍未形成,亚马逊领先地位的既成事实还不能确保在标准定制时候的绝对话语权——这很容易理解,在面向未来的云计算面前,谁也不愿意被抛在一旁成为食物链的底层。这方面,由于遥遥领先的IaaS份额,亚马逊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既得优势。实际上,目前云计算在国际上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热点之一,但多个标准化组织互有交叉和重复,云计算标准还处于草案规划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云计算标准体系。

      可以预见的是,在短时期内云计算标准仍将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即使在当前基于各种云设施和云平台上广泛应用的各种应用程序接口方面,亚马逊也未必占据优先话语权——它在这方面的经验远远落后于它的那些竞争对手,毕竟它现在仍然且将继续是一家线上零售为主业的电子商务公司。而从本质上来说,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种更先进的计算模式、经济模式和生产关系转型模式,至于谁将代表更先进的云计算模式,目前实难定论。

      从现在看,云计算领域的争蛋糕者有以下几种:电信运营商、提供数据中心的IT巨头、芯片和服务器公司、提供平台的软件公司以及无数应用层面的公司。这几类企业覆盖了整个生态圈的各个类型,提供囊括IaaS、PaaS和SaaS不可计数的产品和服务,概念也是层出不穷,且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错综复杂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联盟——到底谁的云计算将脱颖而出要交给实践来选择,这正是新文明诞生前的混战时代。

      既然大家都不愿也不可能放弃,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这种混乱的竞争仍将持续,不过留给亚马逊的领跑时间已经不多;在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国,这种模式下的中国电信可能笑得久一些,但也就只剩这么几年了。